您现在的位置:苏杰教育>> 梧桐树幼儿园>> 家长大学>> 成长课堂>> 正文内容

教育的误区:挖掘式开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0日 浏览次数:

 

我妹妹在美国,她的女儿比我的儿子小一岁,通过这两个孩子的比较,我深深地感悟到中国教育的落后。

第一件教育事情就是孩子吃饭问题。

我的儿子半岁开始吃饭,我们都是喂他,因为这样做是最省心省力的,用的时间是最短的,也表现了我们的爱心。

我妹妹的女儿半岁也开始吃饭,我母亲(在美国)要喂她,我妹妹坚决反对,不让我母亲喂她,坚持让女儿自己去吃饭,女儿自己吃饭是非常慢的,而且地上、身上都有饭。每次饭后,我妹妹都要给孩子洗澡、拖地,非常辛苦,花费了大量时间。

我妹妹工作很忙,时间对她是非常宝贵的。

我妹妹为什么这样做?因为美国人都是这样做的。

美国人这种虐待孩子的行为就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培养孩子的主动思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中国孩子都有严重的依赖思想。

第二件教育事情就是美国小学让我惊讶。

美国小学教室里没有黑板、没有课本,美国小学一个月的课程,中国小学生只用1天就能完成。也就是说,美国小学生一个月学习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小学生一天学习的知识量。

那么,美国小学把时间都用在了什么地方了?

原来,美国的小学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自主研究课程上了。在美国的小学,每个老师都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给孩子们进行一次精心准备的自主研究课程,指导孩子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这个自主研究课程。

这就是说,美国小学一个月的课程只传授给学生一个知识,而且让孩子在自主研究课程中去得到它。

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

而中国的小学教育形象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总想让孩子多得到一些,哪个孩子得到最多,那个孩子就是最好的。

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

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一个知识。

而中国教育爱走捷径,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又爱贪便宜,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犯了“物极必反”的错误。

但是!

创造力来源于智慧,智慧来源于感悟,感悟才能把知识变成了智慧。

美国教育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

一个知识,先得到,就无法去感悟,去思考了,因为你已经知道了结果,根本不能再进行感悟和思考了,这个知识就不能变成智慧了。

所以,中国人是知识越多就越缺乏智慧。

一些没有受到教育或者受到很少教育的中国人反而有较多的智慧。

爱走捷径的中国教育只能让孩子得到知识而得不到智慧,没有智慧,又怎么能有创造力?

我的人生经历了漫长的喜欢学习→不喜欢学习→又喜欢学习三个阶段,在这个漫长的经历中,其中不喜欢这个阶段要远远大于两个喜欢阶段之和。

不喜欢的原因是就是学校给我灌输了太多的知识,在没有感悟的情况下,物极必反,产生厌恶。

随着儿子越来越大,我发现他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中国教育的恶果越来越明显了。

而我的妻子根本就不喜欢学习,把时间都浪费在打麻将等事情上。

如何让一个人重新喜欢学习?

我一直从自己的身上去寻找答案,当我重新开始喜欢学习的时候,我也找到了答案。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从哪里来的?

我的兴趣是从思考中来的。

在思考中,我总是能得到感悟,有了感悟,我就去寻找这个方面的知识,当感悟与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智慧的火花。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个境界就是一个中国人得到智慧的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苦苦学习知识的境界;第二个步骤是苦苦思考的境界;而第三个步骤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是一个人得到智慧时刻的绝妙描写。

对于已经拥有大量知识的中国人来说,要想产生智慧就变得非常艰苦,就象经历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所描述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能出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可是,又有多少长大的中国人愿意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为了孩子的一辈子着想,为了让孩子一辈子都喜欢学习,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让学习到的每个知识都变成了智慧。

智慧越多的孩子越喜欢学习,越喜欢学习,孩子的智慧就越高,有了智慧,创造当然就是很自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