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苏杰教育>> 梧桐树幼儿园>> 家长大学>> 家庭教育>> 正文内容

亲子阅读分享:用心陪伴,静待花开。(大二班:许博然家长)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3日 浏览次数:

 

用心陪伴 静待花开
 
               ——与许博然亲子阅读之感悟
 
曾经听过一位“韩国成功妈妈”的演讲,记得当时有位妈妈问她,如果小孩子调皮捣蛋和妈妈对着干怎么办?“韩国妈妈”沉默了一会说,“在教育我的孩子的时候,我也无助过,我也非常的困惑,有的时候也会因为压力而泪流满面,但是我别无选择,我爱我的孩子,我知道我不能着急,我告诉自己,我要用等待花开的心情等待我的孩子。”
听这位韩国妈妈演讲的时候,博然差不多3岁。在宝宝3岁之前,作为妈妈,我并不称职,工作繁忙、初为人母,我不知道该怎样扮演好母亲的角色,以至于当我发现博然习惯性地称阿婆为妈妈,因为生我的气对着我大喊“你走!你走!”,当他噘着嘴巴告诉我,“我永远也不会爱你!”我抓狂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沮丧和愤怒让我不知所措。直到那天,当我听到原来可以用等待花开的那么富有诗意的心情来对待我的儿子的时候,我终于领悟到了一个母亲的“忍耐”、“爱”、“ 不求回报付出”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是多么重要。我忽然明白了作为一个母亲,我应该怎么做,我相信,在我的改变下,我一定可以等到花开的日子。
铺垫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感谢2年来和宝宝一起渡过的亲子阅读时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我和孩子的感情一天天的亲近。
记得,第一次和博然一起读《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时候,我们起初就坐在床上用自己的胳膊比划着爱有多么“多”,多么“高”,随着情节的深入,博然也像书里的小兔子一样开始跳跃、甚至想倒立着起来告诉“我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看着他红红的笑脸,流露出对“爱”期待和兴奋,我庆幸着能和宝宝一起找到“爱”的感觉。当读到大兔子躺在小兔子的身边,微笑着轻声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的时候,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泪,是呀,这何尝不是我对博然的“爱”呢?我记得当时博然看到我流泪了,就不跳了,很专注的看着我,他用拇指帮我擦掉了泪水,轻轻地问:“妈妈你是不是感动了?”当我听到他这样问我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仿佛听到了“花开的声音”。现在,如果博然需要妈妈的陪伴,他会直接的告诉我了,再不像以前,用生气地方式来表达了。在亲子阅读中,我们学会了“表达需要,表达爱”!
 
一位法国的教育者说过,“10岁以前的孩子就像一个泥巴桶,有大有小,做父母的并不知道孩子长了以后会用这桶泥巴做什么,但唯一能做的就是往桶里加泥巴,越多越好。”
 
每晚的阅读依然继续,博然逐渐的喜欢阅读,喜欢听妈妈的讲的儿童故事,还能听懂妈妈讲的一些有点严肃的案例故事。
记得2011年的秋天,一个周五的晚上,我们吃完晚饭在玄武湖散步,湖滨路上经常会看到一个伯伯在那里摆小摊,用钢丝自己制作自行车模型和飞机模型,博然对此非常感兴趣,每次路过那里都要看上一会。那天他要求我们给他买一个自行车模型,我们答应了。(通常, 我们在一天内给博然买过一个玩具后,就不会再给他买其他的玩具或零食。)走着,走着,博然突然又被广场上卖夜光竹蜻蜓的小贩吸引,他想让我们破例给他再卖一个。我们没有答应,于是,从玄武门开始一路往隧道方向走,任凭我们怎么讲道理,许博然就是不依不饶,哭哭啼啼地要买竹蜻蜓,引得路人不时地向我们这里张望。我一路安慰,跟他讲要想想“贝贝熊故事”里《学会理财》、再想想《玩具迷里》是咱们说的?可是贝贝熊也有不管用时候。爸爸有点耐不住性子,嗓门提高动手要打。我突然想到前几天心理学考试的书上看到的关于“延迟满足”的案例,就对许博然说:“许博然,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不给你买竹蜻蜓吗?因为妈妈曾经读过一个关于心理学家研究小朋友能不能忍耐的故事,妈妈也想考验你一下。”博然边哭边问:“什么故事?快点告诉我。”于是我就把这个实验将给孩子听,并且告诉他科学家在分组实验后的20年对这些孩子进行跟踪评估,发现,能控制自己、学会等待的孩子,长大了都有了很大的成就。博然,突然不哭了,一脸认真地看着我说:“哼,你敢小看我,我能忍得住。”于是我就乘机问他,“好,你能忍的话,我们就设个挑战,故事里说的不是第二天得到糖果的孩子成就大嘛,你已经知道答案了,我们就把挑战的时间设的长一点,忍一个星期怎么样?从今天起到下个星期五,你忍住不买任何玩具和零食,我们就在下周五来玄武湖,给你买竹蜻蜓。”“好!”,博然一口答应,想想又问,那我要是忍的时间超过一个星期呢?”“嗯,那就星期天过来,给你买2个竹蜻蜓。”“不,我要一个竹蜻蜓再加一个小置身飞机,就是门口伯伯做的那个。”“好,一言为定。”博然抬头挺胸的走在最前面,就这样我们出了玄武湖。长话短说,博然果然忍到了周日,超过了一个星期的约定时间,我们也如约给他买了2样玩具。
后来有次在小区里玩,一个小班的孩子闹着要妈妈给买东西,也是不达目的事不罢休的样子。博然看到了,就对我说:“老妈,你赶紧讲那个故事。”我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就问:“现在讲什么故事。”博然说:“就是你讲的那个,那个关于等待的故事。”
哦 my god!我一定要给许博然的这个桶里多加“泥巴”!我相信有一天,博然一定能用他所积累的足够丰富的“泥巴”去盖一座宏伟的“教堂”。
 
提到“盖教堂”的故事,在和博然做亲子阅读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能在博然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和他一起《高效能人士的7习惯》。说到这里,我想先感谢一个人——苏杰学校的张校长,虽然和校长的接触都是聆听他的家长会或报告会,但一、二次的会议足以使我们对该校的办学理念有所了解,记得校长曾经这样说过,他录取孩子的标准是“看谁更接近哈佛。”初听到这句话,我觉得很震惊,但等回味过来,我要感谢校长这么简短的几个字放飞了我作为一个母亲的梦想。
史蒂芬-科维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是一本被各界社会精英人士推崇的管理学书,他的推崇者包括哈佛商学院首席教授,是美国政府官员、美国军队官兵、美国公司管理层的装备书。我希望博然未来的人生蓝图可以从这本书开始构思,而他自己的“教堂”也应该以这本书为奠基。曾经有人笑话过我的这个想法,她说:“这种书里的论调,只是理论而已,在中国目前的这种社会里根本没有办法用。我们都是看看而已,从不当真。”
我不相信这个朋友的判断,因为我看到,苏杰的教学理念已经在为我们这些父母营造“ 一个把孩子送往哈佛” 或者说“ 把孩子送往一个更高层次的人生”的氛围。我相信“弟子规”也好,“7习惯”也罢,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大凡人类文明中所认可的优秀文化都有其相容和相通之处。如果可以用哈佛推崇的理念来影响和引领我们的孩子,那么10多年后,这样的孩子即使不在哈佛应该也应该在去哈佛的路上吧。
祝福苏杰的孩子们,也祝愿博然能早日成为苏杰的孩子,让妈妈可以放心的,不受外界干扰的和你一起分享妈妈心目中的好书。
许博然和妈妈一起静待花开吧!
 
 
                                                                        2012年2月11
                                                               许博然妈妈 郝彦